新华财经呼和浩特7月12日电 算网筑强基,数智绘青城。7月12日,全国目光聚焦呼和浩特,共赴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见证我国数智共生之路蓬勃发展。本次大会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界智慧,共享绿色算力产业趋势,共话人工智能技术实践广东股票配资网,共商数字经济新机遇,共促新质生产力发展。
从“瓦特”到“比特”见证“东数西算”绿色奇迹
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呼和浩特作为“东数西算”内蒙古枢纽节点城市,依托绿电与气候天然优势,实现绿色算力领域突围。尤其在当前全球算力需求与能源有效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严峻背景下,绿色算力将从单一项目优化升级到技术革新、政策协同和产业模式创新的系统合成。
“我们的算力中心吹的是草原风,用的是塞外光,产的是绿色数。”和林格尔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多边交易体系,呼和浩特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已超过80%,电力到户交易价格稳定在0.35元/度左右,是“东数西算”工程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中绿电使用比例最高、电价最低的地区。
会上发布的《“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绿色算力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和林格尔新区在算力设备高效性、算力载体节能性、算能协同清洁性、算用协同普惠性等各项指标均跻身前三位。从算力规模看,截至目前,呼和浩特算力规模突破10.1万P,其中智能算力9.6万P、占比达95%。在推动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和林格尔集群多云算力资源监测与调度平台已正式接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资源监测平台,“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算电协同国家试点项目正式通电并网运行,以算网一体为纲,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据介绍,下一步,呼和浩特将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加快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推动云谷片区建设零碳数据中心园区,鼓励绿电直供,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从“智算”到“智用”开启“数智共生”新纪元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经历从基础计算到深度应用的深刻转变。在大会的人工智能体验展示区,人类与AI展开围棋对弈,机器狗在摇头摆尾、VR眼镜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大会现场,智能机器人“灵犀”对“中国云谷·呼和浩特”进行生动演绎,“智用”的力量正在这里充分展现,镌刻我国数智共生之路的扎实脚步。
近年来,从算力资源的高效调配到智能算法的优化迭代,从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到产业应用的推广落地,呼和浩特正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加速奔跑。《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在农业、工业、教育、医疗、文旅、新能源、交通等行业领域开展人工智能方案创新应用。在本次大会上,云天畅想北疆智竞云平台、华为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海天瑞声具身智能数据工程化服务平台、云天畅想AI云电竞平台等一系列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正式发布。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创新价值将为呼和浩特绿色农畜产品、新能源、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六大优势产业赋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深化从虚拟走向实体,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创新跨越,充分释放从“智算”到“智用”的无限可能。
从“资源”到“要素”激活数据开发利用新引擎
构建以数据为“新石油”,算力为“新动脉”的新型基础设施,将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实现算力资源普惠共享。
作为同时承担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和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级枢纽节点建设任务的核心地区,呼和浩特重点突出“金融数据集聚”特色,着力打造全国“有影响”的金融数据中心集聚区、金融数据产业配套服务区。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已在新城区规划建设内蒙古数据要素产业园,引进华为等21家重点数据企业,形成一站式数据要素服务生态,引进百度、抖音等45家数据标注企业,成为全国首批数据标注产业成员单位。
推进数据流通交易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核心环节。据介绍,目前内蒙古大数据交易中心已入驻数算企业500多家,上线数据产品近600款,实现交易额近8000万元。在本次大会上,内蒙古大数据集团正式发布首批免费开放的200项高质量公共数据主题清单,并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四次面向全社会征集公共数据需求的通知》,数据已在产业创新、城市管理、教育医疗、交通疏导、社会民生等各领域全面介入、走向深入。
据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已汇聚公共数据、社会数据、企业数据150亿条,形成重点领域数据专题371项,开发政企融合产品30余项,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从“塞外青城”到“最强绿色算力供给者”,从“中国云谷”向“世界算谷”,呼和浩特以数为基、以算促兴,走出一条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股票配资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理委员会、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承办。(完)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